當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集結號吹響時,東苑醫院每一個科室都在積極響應,他們秉持著同一種職業精神與信念,只為在這場生命保護戰役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就是命令。自疫情發生以來,超聲科宋玲主任與自己的隊友們便積極響應醫院號召,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向院領導表明她們抗戰“疫”情的決心。在醫院第一階段的隔離點任務中,盡管新冠肺炎的影像學診斷是依靠放射科檢查,超聲科參與的部分極少,但宋玲主任也未選擇退后,而是繼續留守二線協助臨床工作。隨著病區收治患者爆滿,醫護人員愈發緊缺,對于不能上一線抗疫,宋玲主任表示十分遺憾,“當時覺得自己幫不上忙,心里干著急,好在后來江大醫療隊來支援了,大家的壓力才緩和了一些。”于是,宋玲主任帶領超聲科選擇回家居家隔離,將有限資源交還給醫院解燃眉之急,并隨時待命等待歸隊。3月9日,東苑隔離點轉型為康復醫院后,醫院開始接收本身患有基礎疾病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超聲檢查成為必不可少的診療手段。接到任務后,宋玲主任便快速回到醫院,開始主持科室工作開展。
東苑超聲科宋玲、江大醫院醫療隊宋玲娟討論患者病情
超聲檢查極具特殊性,均為手工操作,人與人零距離親密接觸,操作受患者自身條件、疾病嚴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與患者接觸時間較長,做好個人防護、避免院內交叉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次,病區收治一位婆婆行下肢血管超聲檢查,因為行動不便,言語溝通不暢,婆婆的情緒十分焦躁,拒絕躺下檢查、拒絕擦耦合劑,對醫護人員的操作極不配合,讓檢查一度無法進行。宋主任便以十足的耐心進行勸慰,幫她穿脫衣褲,順著婆婆的意讓其坐著接受檢查,自己則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蹲下來進行操作。就這樣,一邊堤防著婆婆會有什么突然動作打斷檢查,一邊細致地看圖存圖,額頭的汗流進眼睛里也只得拼命地眨眼克服,等終于做完了檢查時,防護服下早已汗流浹背。
還有一位男性患者,在外院進行脊柱骨折手術后,來東苑醫院康復治療。由于長期臥床,長期上導尿管,心理壓力很大,對疼痛特別敏感。在一開始,醫生對他進行檢查時非常抗拒,不讓人觸碰,說挨著皮膚就覺得痛。一次午飯時間,這位患者按響了呼叫鈴,因為導尿管的問題已讓他疼痛難忍。宋玲主任與專家組的張鵬主任沒來得及吃午飯,就推著機器趕到病房。看著患者因為疼痛難受求助醫生,但又因為經歷過繁多的治療而對治療產生恐懼,宋玲主任感同身受。于是,她先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告訴他疼痛只是暫時的,再輕柔細致地進行檢查,在超聲引導下,張鵬主任很快就為患者解決了問題,疼痛不適得到大大緩解后,患者對兩位醫生連連感謝。看到患者終于放松下來的神情,宋玲主任也分外欣慰。宋玲主任說,病區很多患者都經歷了長時間的治療,以及承受著長時間的心理負擔,我很理解他們。在這場疫情之中,每個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只是大家的承受能力不一樣。在隔離病房里,醫生和患者之間在某種層面上其實是互倚互靠互幫互助的,他們需要我們的治療,我們也需要他們重新展現出的勇敢和信心來證明我們堅守一線的價值,而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時我們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