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民間慈善力量再次走出國門—華廈眼科14年光明行彰顯“公益情懷”
剛剛結束“西藏察隅光明行”之后,近日,華廈眼科醫院集團醫療隊又應尼泊爾阿尼哥協會邀請,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JANAMAITRI HOSPITAL,為258名白內障患者檢查,實施了復明手術。據悉,此次“尼泊爾光明行”,是華廈眼科繼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國家之后,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復明行動的又一站。
“尼泊爾光明行”啟動儀式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慈善在國際上主要處于輸入地位,接受了大量來自境外的援助。近年來,這種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慈善組織,尤其是民間慈善力量開始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慈善援助。作為這股力量的先行者,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的慈善公益之路至今已經走過整整14個年頭,為群眾減免醫療費用超1億元。
為國際光明事業貢獻力量 跨國光明行獲國家領導人點贊
據了解,目前華廈眼科醫院集團旗下近50家醫院,在國內眾多城市、社區、農村等開展公益活動,義診的足跡國內最遠抵達西藏、寧夏等地。同時,還先后受邀前往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國家開展慈善光明行活動,為國際光明事業貢獻力量。
2014年1月,集團白內障專家李立梅博士應邀前往緬甸,為當地貧困患者開展白內障公益慈善手術,并受到緬甸第一執政黨鞏發黨書記的嘉獎。
李立梅博士受到緬甸第一執政黨鞏發黨書記的嘉獎
2016年3月中旬,華廈眼科集團醫療團隊再次受緬甸政府之邀,奔赴緬甸仰光,開展國際醫療援助活動,為當地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據悉,僅兩天時間,便實施了188例手術,讓患者重見光明。
緬甸光明行醫療專家合影
2016年5月13日,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西藏光明行”醫療團隊首站抵達察隅,為42名藏民實施了白內障手術。
其中有一位年齡最小的病人叫次仁曲珍,因左眼患先天性白內障,她在一片模糊的世界里度過了9年時光,童年因此蒙上一層陰影。由于當地醫療條件簡陋,手術只能進行局麻,這對患者是一大考驗。“為了看清雪山高原,我不怕疼。”9歲的次仁曲珍勇敢地接受了手術,終于獲得光明,看清了親人的容貌和眼前的美景。
9歲的次仁曲珍勇敢地接受了手術
與次仁曲珍相反,一位91歲的老奶奶是年紀最大的眼病患者。她在黑暗世界里生活多年,對光明充滿渴望。聽到鄉親們說華廈光明醫療隊將到達察隅,老奶奶高興得好幾天都睡不著覺。經過專家的精心診治,老奶奶的手術大獲成功。術后,老奶奶沒有太多動人的感謝言語,她只是緊緊握住家人的手,像孩子似的,眼里噙滿淚花。
白內障專家陳偉主任為西藏老人檢查眼睛
術后,91歲的老奶奶緊緊握住家人的手
兩天后,華廈光明行醫療隊就從西藏出發,飛往尼泊爾,繼續為當地貧困眼疾患者帶去光明。
做完手術的尼泊爾病人
2014年9月16日,在斯里蘭卡參加蘭卡光明行的華廈眼科集團醫療專家組全體成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同年11月,華廈眼科收到了斯里蘭卡贈送給中國的“國禮”——10枚眼角膜,使得10余名角膜盲患者獲益,此事隨后獲評“2014廈門十大年度影響力事件”。
2014年9月,華廈光明行醫療組在斯里蘭卡
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表示,今后在做好國內慈善公益活動的同時,將繼續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友好鄰邦的醫療慈善活動,搞好民間外交,用愛心和技術架起中外友好合作的橋梁,為世界各地的眼病患者帶去光明。預計今年7月,集團光明醫療隊將參與“湄公河五國光明行”公益行動,再次為國際光明事業貢獻力量。
十四年慈善公益救助貧困眼疾患者超億元
“如果辦一家醫院,民眾沒有受益,而以營利為唯一目的,我想是辦不下去的。”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健康教育協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曾指出,“醫療衛生行業,無論公立還是私立,都需要堅持公益性。”
據了解,早在2007年,華廈眼科即投入200萬元成立“光明基金會”,該基金會以“回饋社會、惠澤百姓、救助眼疾患者、播撒人間光明”為宗旨,以經濟條件較差的眼疾患者為主要幫助對象。
“源于廈門,服務中華,走向世界。”這是華廈眼科的成長軌跡,亦是華廈眼科慈善光明行的足跡。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基金已為國內外患者免費診查各種眼病百余萬人次,幫助各類眼疾患者減免診療費超億元。
寧夏涇源的患者重獲光明后,緊緊拉住專家的手表示感謝
“公益情懷”是社會稀缺資源,付諸行動實屬不易,能堅持十多年更顯彌足珍貴。近年來,華廈眼科集團引進了大批的眼科名醫,也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眼科醫療人才;同時,在醫療技術方面不斷突破創新,不僅讓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更加放心和舒心,更是將這些先進技術匯入到中國的防盲治盲事業中。
“不論貧富貴賤,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 華廈眼科將繼續在慈善公益之路上走得更加堅定,力爭做百姓信賴的“百年老院”、“百年名院”!(文/尚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