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期 活 動 精 選
●學術培訓丨關于啟動眼科亞專科專業能力培訓項目及相關培訓基地申報工作的通知
●學術培訓丨關于舉辦“聚焦超聲面部年輕化臨床應用城市巡講”(深圳站)的通知(第二輪)
★ 點擊標題可了解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黨史教育丨用紅色學校 來打造革命熔爐——抗大七分校在隴東
抗大,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1936年6月在陜北瓦窯堡成立,時稱“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1937年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毛澤東為其題寫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方針,親自為學員講課,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學員堅定信念、堅持革命,并在學員畢業證書題詞:“努力奮斗,再接再厲,光明就在前面。”朱德總司令題詞:“號召千萬青年走上革命戰場,高舉抗大的旗幟,插遍整個中國。”隨后,抗大在敵后各個根據地相繼成立分校。
抗大七分校舊址全貌
1941年7月,抗大總校在山西省興縣李家灣以一二〇師教導團為基礎,創辦了抗大七分校,并附屬一所陸軍中學,共有學員2000多人。
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抗大敵后辦學地點遭受嚴重破壞。為“保存和培養干部,準備反攻”,黨中央決定將抗大各分校遷移到安全地區繼續辦學。抗大七分校學員拿起黨中央交給的镢頭、槍桿子、筆桿子“三件寶”,來到甘肅隴東,“一面學習,一面生產”,和當地軍民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用鮮血和生命孕育的抗大之“魂”,厚重真實、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發人深省……
匯聚隴東
慶陽,習稱隴東,位于甘肅省東部、陜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是甘肅的革命老區,是西北革命火種傳播最廣泛、影響最深遠的地區。隴東歷史積淀厚重悠遠,文化底蘊燦爛輝煌,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兩點一存”的重要地位。位于隴東的華池縣東華池一帶有著得天獨厚的辦學條件:首先,東華池曾為南梁政府所轄中心區域,群眾基礎深厚。其次,東華池靠近延安,距慶陽驛馬關國民黨統戰區數百里之遙,依靠子午嶺這道天然屏障以及隴東分區和三八五旅七七〇團等駐防部隊,使這里既是保衛邊區的前沿陣地,又是戰略練兵的可靠后方。第三,東華池山多林密、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在這里辦學校,完全能夠豐衣足食。
正是基于這種獨特的自然基礎,1943年1月,中央軍委決定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屬陸軍中學、河北省靈壽縣抗大第二分校附中開赴甘肅隴東地區,組建新的抗大第七分校,就地辦學。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屬陸軍中學的師生經過長途跋涉,歷經山西興縣、陜北綏德和延安,于4月底到達合水縣,與抗大第二分校附中正式合并,成立新的抗大七分校。彭紹輝兼任校長,喻楚杰任副校長。學校下設政治部、訓練部、校務部、供給部、衛生部、辦公室和文工隊等。校部駐合水縣老城鎮。所屬陸軍中學共1500余人被編為七分校第一大隊,駐扎在大鳳川。
此后不久,晉察冀邊區抗大二分校附中師生共1500余人在校長江隆基的帶領下輾轉到達合水,并入七分校,其中8個男生隊編為第二大隊,初駐合水蒿咀鋪一帶山區,后移駐豹子川張岔村。女學員編為兩個女生隊,直屬校部領導,初駐蒿咀鋪柳溝一帶。
1943年12月底和1944年4月,晉冀魯豫軍區所屬的太行陸軍中學和太岳陸軍中學共計1100余人先后來到合水,編為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隊,駐扎在合水縣平定川。1944年9月上旬,抗大七分校校部機關和女生隊在校長彭紹輝的率領下,從合水縣遷至華池縣東華池村。當時女生隊駐扎在校部對面的半山腰上,其駐地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女生洼”。至此,抗大七分校在隴東的組建工作全部完成,總人數5200余人。
從華池縣城東行60公里,就到了當年抗大七分校所在地——東華池。這里屬于隴東子午嶺地區,群山環抱,眾嶺相連,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就在這崇山峻嶺之中,當年的抗大七分校數千名師生在國民黨的層層封鎖下,積極發揚抗大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一面學習,一面生產,在東華池一帶挖窯洞、建校舍,建立“革命家務”,不僅使百里荒野變成了富饒的糧倉,又以實際行動粉碎了國民黨對邊區的經濟封鎖,贏得了學習和生產的偉大勝利。
豐衣足食
修建校舍。抗大七分校剛到駐地的時候一無所有,漫山遍野只有稀稀疏疏的幾孔荒廢的窯洞。人多窯洞少,很多學員還是傍山架棚,荒野露宿,受天氣影響很大,部分學員都淋雨得了病。
為克服這一困難,解決校舍問題,彭紹輝等抗大七分校領導結合當地實際,帶領學員依山挖窯洞。經過兩個多月夜以繼日的苦干,全校共打窯洞690孔。后來還修建了伙房、食堂,修整出一塊近百畝的大平地,成為學員訓練和開展活動的主陣地。副校長喻楚杰從各隊選拔了一批能工巧匠,就地取材,在東華池鎮為校部箍石窯46孔(今天成為抗大七分校紀念館),蓋平房35間。喻楚杰還自己動手,設計圖紙,帶領學員用木頭建起了一個可容納2000余人的大禮堂,供七分校開會、學習、開展活動之用。
開荒種糧。七分校初駐東華池,糧食和蔬菜基本來自邊區政府提供和當地老百姓捐助。由于受到國民黨的封鎖,運糧工作越來越困難,七分校響應黨中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積極開展大生產運動。
1944年4月,在彭校長的帶領下,七分校學員紛紛拿起第一件寶——镢頭,積極投身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生產初期,沒有斧子,沒有鋸子,只好用镢頭劈樹根,大多數學員由于年齡小又不得法,雙手被震起了大血泡。在勞動實踐中,他們想出了很多巧干的辦法,如對付樹根“連根拔”,對付叢草“火燒連營”等都是智慧的結晶。大家立紀錄、破紀錄,你追我趕,一天連續干十幾個小時,每個學員每天開荒都在一畝以上,涌現出丁建民、田博良、呂國忠、王有恒等勞動英雄。
開荒任務完成以后,隊員們迫不及待地把谷子、糜子、豌豆等都種了進去……千年的荒山在抗大學員的心血和汗水澆灌下終于變成了綻放生命的良田。
抗大七分校的女生隊是一支獨特的隊伍,她們的到來為抗大七分校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采。面對生龍活虎的男隊員,女隊員也毫不遜色,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大生產戰斗的勝利。
紡線是女生隊的拿手好戲。紡線時,女隊員坐在窯洞前的廣場上,圍成一個大圈,人手揮動,紡車飛轉。除了紡線,女生隊還承擔了織毛衣、毛襪和做棉軍服的任務。在制作棉衣的過程中,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就到山上挖來核桃、酸棗、杏樹等樹根,將根皮熬成多種顏色的水,再試著調色制成多種顏料,把毛線染成咖啡色、黃色、深灰色、淺灰色等,然后織成多種顏色、多種花樣的毛衣、毛襪,解決了部隊的過冬御寒問題。
學員紡線
在全體學員共同努力下,到1944年底,抗大七分校共開墾荒地6萬余畝,生產糧食折合細糧共5650余石,養豬1300余頭、羊1100余只、牛100余頭,實現了糧食和蔬菜的全部自給自足。
勞動生產改善了生活,又鍛煉了思想錘煉了意志。年底,抗大七分校在東華池大禮堂舉行勞動英雄、模范工作者大會及展覽會。表彰了大隊級的勞動英雄與模范工作者72名,評選出校級勞動英雄與模范工作者22名、先進單位6個。展覽會上,共展出530多件手工藝術作品和100多幅圖表,以連環畫的方式宣傳勞動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先進事跡,進一步發揚了抗大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錘煉成才
思想教育。抗大七分校特別重視學員的思想教育。結合學員年齡小、思想單純、不怕困難、樂觀向上、接受能力強等特點,抗大七分校從分析抗戰的形勢入手,通過開展整風學習、召開座談會、講座等形式,讓學員明確來這里的目的,明確國內形勢和現狀,明確自己的使命和任務等,知道在七分校這所學校里,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學軍事、學打仗,才能保家衛國,解放全中國。
抗大七分校學員在校舍前上課
在這基礎上,抗大七分校認真組織學員較為系統地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和社會發展史,學習馬列著作和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評中國之命運》等文章,分析中國革命特別是當時抗日戰爭的實質,使學員進一步明確了作為一名革命戰士的責任使命,大大增強了革命自覺性,申請入黨的人數驟然增多,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軍事訓練。抗大七分校的第二件寶是槍桿子。學員們既是學生,又是戰士,既搞生產,也搞練兵和軍事訓練。
從1943年冬到1944年春,抗大七分校開始了大練兵活動。在豹子川新建成的大操場上,一隊隊身穿灰色軍服的年輕士兵正在進行射擊訓練。校長彭紹輝親自到訓練場,獨臂舉槍進行示范,講解瞄準的要領,使學員深受啟發。軍事體育訓練主要是練單杠、雙杠、木馬,這是最適合年輕士兵的訓練項目,尤其是單杠和木馬成了天天練的科目,既增強了學員的體質,又鍛煉了他們的膽識,為以后單兵到班戰術訓練中的爬高、跳越障礙打下了基礎。
刻苦學習。抗大七分校的第三寶是筆桿子。學習的課程有政治課、軍事課和文化課。政治課和軍事課主要以《論持久戰》《實踐論》《矛盾論》《新民主主義論》《論共產黨員修養》等內容為主。文化課主要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俄語等。
為保證學員能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抗大七分校專門從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大學等單位調來了10多名教員。老師們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學員特點、當地實際情況、革命工作需要,把學員分成初中隊、高小隊、初小隊,因材施教。
開展文藝活動。在緊張的學習訓練之余,學校還組織學員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校文工隊和各大隊經常自編自演文藝節目,他們用床單作道具,臉盆當樂器,創作并演出了《豹子川大合唱》《難民區》《解放寧條梁》等歌舞和劇目,吸引周邊數十里的老百姓前來觀看。
女生隊的隊員不僅在勞動中不怕苦不怕累,學習上踏實認真,在勞動間隙還自編自演反映女生隊戰斗生活的文藝節目。女生一隊編排的“踩高蹺”、二隊編排的“柳溝風光”等是當時轟動全校的好節目,都曾到校部駐地參加過匯報演出。女生二隊還成立了俱樂部,開展競選俱樂部主任活動等,大大豐富了隊內文化生活。
英姿颯爽的抗大七分校女學員
文藝活動的開展,活躍了學員生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文藝工作者,有的學員還在這里收獲了甜蜜的愛情。朱德之子朱又來于1943年被派往抗大七分校工作,和抗大七分校的學員趙力平相遇,兩人喜結良緣。
報效祖國
抗日戰爭勝利后,抗大七分校的師生分批離校,奔赴前線參加解放戰爭。1945年9月,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隊首先重返晉冀魯豫前線。10月下旬,校部和第一大隊在彭紹輝帶領下奔赴晉綏邊區,第二大隊數百名學員返回延安,分配到中共中央有關部門工作。11月24日,按照中央軍委通知,抗大七分校辦學結束,第一大隊學員全部結業,其中一部分學員分配到呂梁軍區,一部分學員赴東北北滿。
1946年4月,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決定,以抗大七分校第二大隊為基礎組建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步兵學校。4月26日,第二大隊其余人員在東華池校部舉行了結業典禮。不久,留校待命人員轉入校址設在延安附近的安塞縣磚窯灣步兵學校繼續學習。至此,在隴東歷經三年的抗大七分校圓滿完成了黨交給的神圣使命,所有學員全部離開這座革命熔爐,踏上新的革命征途。
抗大七分校在隴東辦學三年多的時間里,為我黨培養了5000多名黨政軍優秀干部和通信、機要、測繪、文藝、醫務等人才。新中國成立后,他們都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各領域的骨干力量和領軍人物。
抗大七分校在隴東的三年,是戰斗的三年、自力更生的三年、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三年,也是隴東革命斗爭史上輝煌燦爛的三年。雖然物質條件異常艱苦,但學員之間、上下級之間,學員和群眾之間情同手足,同甘共苦,隴東一部分有志青年深受感染,積極加入抗大七分校的隊伍,走上了革命道路。
新中國成立后,抗大七分校的學員又投身軍事、經濟、文化、工業、農業等各行各業,成為建設新中國的中堅力量。“獨臂將軍”彭紹輝,毛澤東稱贊他是紅軍部隊培養出的獨特人才。抗大七分校結束后他立即奔赴全國解放戰爭前線,先后任呂梁軍區副司令員、晉綏野戰軍第2縱隊副司令員、呂梁軍區司令員。1948年7月起,彭紹輝任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7軍軍長。新中國成立以后,彭紹輝歷任西北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等職。1955年,彭紹輝被授予上將軍銜。1957年,他協助葉劍英元帥組建軍事科學院,并親自組織編輯4個野戰軍的《戰術資料匯集》,編制人民解放軍第一批戰斗條令和共同條令,為人民軍隊的正規化和現代化建設及軍事科學研究的開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副校長喻楚杰在抗大七分校和女生隊二隊指導員王克然喜結良緣,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冀察熱遼軍大分校校長、北京護路運輸司令部(后改為鐵道部)參謀長等職,從此走上了服務人民鐵道事業的管理工作崗位,為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歲月的長河中,抗大七分校猶如一顆時代的種子,在歷史的變遷中不斷孕育成長、發展壯大。七分校畢業前,200多名去學習炮兵的學員,在刻苦的學習實踐中逐漸成長為炮兵學校的中堅力量。以抗大七分校第二大隊為基礎組建的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步兵學校,在新中國成立后幾經整編、多次更名,發展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陸軍學院,后又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邊海防學院。
2009年,華池縣委縣政府對七分校舊址進行了維修,建成了抗大七分校紀念館,用12個展室、81幅照片、43件文物生動再現了抗大七分校學員在這里學習戰斗和生產勞動的動人場景。抗大七分校舊址多次被甘肅省委、省政府,甘肅省慶陽軍分區評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建設教育基地。
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征程中,抗大七分校與隴東抗日根據地軍民用血肉筑成新的長城,用愛國主義、共產主義精神書寫的革命的、戰斗的英雄詩篇,以及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為主要內容的抗大精神,與以“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為主要內涵的南梁精神一道,成為矗立在隴原大地的一座精神豐碑,鼓舞激勵老區人民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勠力前行、不懈奮斗!
近 期 活 動 精 選
●學術培訓丨關于啟動眼科亞專科專業能力培訓項目及相關培訓基地申報工作的通知
●學術培訓丨關于舉辦“聚焦超聲面部年輕化臨床應用城市巡講”(深圳站)的通知(第二輪)
★ 點擊標題可了解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