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好消息,非公醫療迎來大好發展時期!
4月26日,“2018中國社會辦醫大會”在海南博鰲勝利閉幕。來自全國的600余名衛生主管部門領導、醫院管理者、學者、投資者共商社會辦醫發展大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發表了主題為“‘健康中國’新時代 社會辦醫展風采”演講。現全文發布如下,以饗讀者。
4月的博鰲,花團錦簇、生機盎然。在大好春光里,“2018中國社會辦醫大會”勝利召開。本屆大會上,我們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深入探討如何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優質醫療服務。這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可謂具有里程碑意義。社會辦醫事業,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奮斗下向前推進。歷史將銘記我們為民生謀福祉的重要時刻。
支持社會辦醫,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的英明決策,是國家實施“健康中國”的戰略部署,是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回顧已經走過的風雨歷程,總讓我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社會辦醫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應當歸功于我們所處的新時代,正因為有了黨和政府不遺余力地的支持,才有了社會辦醫蓬勃發展、百花齊放的新景象。去年以來,國家政策的紅利一波接一波:
1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中明確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
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再次為社會辦醫擂鼓助力;
8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醫療領域投資活力的通知》,要求拓展社會投融資渠道,推動健康服務新業態的發展,進一步提升醫療領域對外開放水平。今年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了8個部委的相關人員,專程來到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召開“優化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審批征求意見座談會”,征求我們的意見建議。這無疑釋放了國家還將繼續簡化社會辦醫審批程序的信號。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社會辦醫的“黃金時代”正向我們撲面而來:醫養結合、醫生集團、醫療商城、健康小鎮等大衛生大健康項目,紛紛以嶄新姿態亮相,令人目不暇接;公立醫院綜合配套改革、社會辦醫的并購投融資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興建崛起等,更讓人無限感嘆變革時代的風起云涌。其發展之迅猛,聲勢之浩大,影響之深遠,必將在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史上打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近年來,公立醫院與社會力量合作辦醫的趨勢明顯加強,尤其是舉辦混合制醫療機構的探索在各地興起,包括廣東中山、湖南湘雅、徐州三院等。一些地方也出臺了促進社會辦醫的政策。北京市在2014年10月出臺《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允許公立醫院以特許經營方式開展與社會資本合作;浙江省在2015年初由7個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發展混合制醫療機構的試點意見》;深圳市支持社會辦醫的政策更是令全行業拍手叫好,贊嘆不已!這些都為社會辦醫樹立了榜樣,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社會辦醫:“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我國非公立醫療事業迎來了大好發展時期。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數量平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5%左右。截至2017年8月底,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總數達到44.6萬余家,占全國醫療機構總數的45%。到今年底,我國非公立醫院數量將會占到全國醫院總數的70%以上。據悉,今年將有一家擁有1.5萬張床位的非公立醫院開業誕生。可以說,當初的星星之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勢。放眼望去,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社會辦醫如火如荼,生機盎然。
隨著公立醫院的改革不斷深化,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未來,不僅在高端專科,同時在廣闊的基層社區,尤其在健康服務與管理、大數據和AI、人工智能及互聯網和移動醫療等領域,都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明顯發展優勢,與公立醫院形成了鮮明的差異互補。據統計,2016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為3萬億元,2017年為4.9萬億元。預計到2021年,年均復合增長將接近30%,醫療健康行業所蘊藏的市場機會前所未有。這對社會辦醫來說,無疑提供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前景。
然而,市場的法則就是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因此,社會辦醫絕不能小進即止,小富即安,我們要時刻保持著緊迫感和危機感,要時刻保持拼搏奮斗的激情和活力。
從量變到質變,社會辦醫仍面臨巨大挑戰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在這快速發展的變革時代,我們更要保持理性頭腦,當我們迎來“春天”的時候,不要忘了“冬天”也會來臨,我們時刻都要有憂患意識。目前,我國非公立醫院發展雖然已達到了1.8萬多家,占全國醫院總數的63%,但是不要忘了我們的服務量僅占20%,床位數僅占22%。
社會辦醫的量變與質變的巨大反差表明,目前還有許多非公立醫療機構處境不容樂觀,甚至是舉步維艱。其中最為突出的困難是人才缺乏。為此,我們擬籌備成立世界社會醫療機構聯合會,為我國社會辦醫的人才與學術交流構建國際大舞臺,打造健康世界命運共同體,以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思想為指導,推進社會辦醫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曾經,由于公立醫院不姓公的現象泛濫,造成了非公立醫療機構長期以來處于不公平、不公正的生存與發展環境之中。但是未來幾年,無論是公立還是和非公立,都將面臨白熱化的競爭,特別是非公立能否順利的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發展,這將是我們所有社會辦醫人都要思考研究的大問題。總的來說,這要取決于誰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健康需要,為其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優質醫療服務。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面對機遇與挑戰,困難和挫折,我們既要審時度勢,團結合作,又要樹立和堅持行業的自信、自尊、自強、自律意識。這樣,我們就會與夢想同行,與勝利同行,與榮光同行。
社會辦醫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它需要眾多有情懷、有理想的人參與,需要有廣泛的社會資源參與。所以我們要抱團取暖,實現資源共享,互通有無,開創“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全新局面,我們要匯聚社會財智,發展社會辦醫。作為全國社會辦醫的娘家——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將繼續做好這個橋梁和紐帶,把大家的心緊緊連在一起,一心一意跟黨走,全心全意為人民,聚精會神謀發展。
新使命 新任務 新機遇
眾所周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經國務院、國家衛生健康委批準,在民政部注冊登記成立的全國唯一從事社會辦醫的國家一級行業協會。成立國家級行業協會,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全國社會辦醫人的支持與關心,進一步表明了國家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方向和決心。
三年多來,我們堅持辦會的社會性和市場性,堅持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重大理論為指導思想,樹立了以“服務為根本、自律為核心、維權為責任、指導為手段”的辦會宗旨,以“堅持社會辦醫和推進醫療機構規范化管理”為兩大使命,以“產業鏈為動力、學術鏈為標準、人才鏈為核心、資金鏈為保障”的建設發展思路,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行業協會品牌。三年來,我們借鑒國內外先進的醫院管理經驗,結合我國社會辦醫實際,研究制定了社會信用等級和服務能力星級評定的行業評價管理辦法和標準。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其評價結果,將是醫療機構年度校驗、醫保簽約、商保對接、銀行貸款、商業投融資、醫院上市和股權合作及資產評估的重要依據。我們開展行業評價的目的,就是要為行業樹立一批紅名單,扶持正能量,用行業標準促進全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大家營造良好的社會辦醫環境。
為社會辦醫事業保駕護航,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將永遠和你們在一起,按照黨的要求辦醫立院,按照黨的要求實現現代醫院管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絕不辜負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重托,決不辜負全行業同道們的厚望,絕不辜負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期待,為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向全國從事社會辦醫和非公立醫療事業的同道們鄭重承諾,我們一定繼續當好“服務員”,真心實意地為大家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當好“警衛員”,不遺余力地維護你們的合法權益;當好“觀察員”,客觀公正地品評你們的建設發展;當好“聯絡員”,敢于擔當,繼續發揮好與政府溝通聯系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總之,我們要認真傾聽你們的聲音,敢于為你們說話。
新時代的藍圖已繪就,新征程的號角已吹響,讓社會辦醫人乘著新時代的東風,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劈波斬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