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廣東衛計委:二三級醫院將全面停止門診輸液
“大量藥品不良反應來自靜脈注射,取消醫療機構門急診輸液,從全國來說,都是趨勢。”昨日(7月28日),廣東省衛生和計生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日前下發的《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對全省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靜脈輸液管理作出工作部署,明確提出了53種疾病門、急診原則上不需要輸液。
另外,記者了解到,除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外,全省二三級醫院(除兒童醫院和兒科)要率先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也已納入醫改,接下來將要實施。
53種疾病確需輸液應附說明
“有的病并不需要輸液,輸了液反而對身體有危害。”廣東省衛生和計生委基層指導處調研員史明麗說,世界衛生組織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此次廣東出臺《通知》,也是希望各地遵循這一用藥原則,減少不必要的靜脈輸液。
廣東此次確定了門診、急診原則上無需靜脈輸液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4大類,共53種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體溫38 以下的急性氣管支氣管炎,以及病程3天以內、體溫38 以下、精神狀態好的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通知》指出,今后治療這53種疾病患者,原則上不采用靜脈輸液,確需輸液的應附情況說明。《通知》指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組織開展靜脈輸液處方點評,重點關注輸液的必要性。加強處方審核,對用藥不適宜處方,藥師應當告知處方醫師,請其確認或者重新開具處方;對嚴重不合理用藥或者用藥錯誤,應當拒絕調劑,記錄并告知處方醫師,按照有關規定報告。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月隨機抽查1周門、急診處方至少30例(不少于6種常見病多發病,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對抽查處方(用藥醫囑)進行點評,發現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并實施干預和改進措施,跟蹤管理,持續改進。
不輸液清單將擴大到二三級醫院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通知》中所說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及社會力量辦的其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知》還明確提出,不合理使用靜脈輸液會帶來醫藥費用上漲、就醫時間延長、醫療風險增加等一系列問題。
二三級醫院何時采用這一措施?史明麗表示,全面取消門、急診輸液,從全國來看都是趨勢,在廣東省的醫改工作中,也將大醫院取消門、急診靜脈輸液納入其中,不過時間表暫未公布。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廣州多家醫院已率先行動,取消普通門診抗菌藥物輸液,門診輸液量急降。例如,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今年4月29日起,已關閉共和門診一樓普通靜脈輸液室,該院農林下路院區歷來沒有大輸液室,急診科也是病情需要才允許輸液。該院相關負責人透露,普通門診輸液室關閉前,每天輸液90人次以上,現在每天急診(應急搶救)輸液在23人次以下。
廣東省人民醫院目前僅保留兒科門診靜脈注射抗菌藥,53個病種禁止在門、急診靜脈輸液,停止了門診患者(兒科門診除外)靜脈注射抗菌藥物,經過一年的管控,2016年省醫全年門診輸液量控制在66.02次/日,較管控前的250次/日,降幅高達73.6%。市婦兒醫療中心通過管控輸液量,去年兒科輸液量已降低到1.54%。
市民要樹立合理用藥意識
記者還了解到,在實際臨床中,使用靜脈注射藥品存在誤區,部分患者主動要求醫生給予輸液治療,認為輸液比吃藥更有效。
廣州市越秀區白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陳健英說,她接觸的輸液患者中,有很多是屬于不必輸液治療而要求醫生輸液的。“有些無暇照顧患兒的家長要求給孩子輸液,病好得快。考試前夕這種要求也增多。”在這些主動輸液的患者中,有忙于工作的成年人,也有不少是患兒家長,到了冬季,要求定期輸液通血管的老人也有不少。“有些堅持要輸液,解釋不通,那就打點鹽水。實際上對病情沒什么用。”陳健英表示,遏制過度輸液,市民也要提高對輸液危害性的認識,樹立合理用藥的觀念。
醫生:輸液是最不安全、風險最高的給藥方式
“事實上,這兩年我們基層醫院也一直在控制輸液量。”廣州市越秀區白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陳健英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去年工作日全年輸液量是3098人次,平均11.7人次每天,控制后,今年1月-6月只有800多人次輸液量,每天僅6人次左右的輸液量,而目前該衛生服務中心每天的門診量有800人次—1000人次。
陳健英表示,輸液事實上有非常多的壞處,可以說是最不安全、風險最高的給藥方式。例如,輸液需刺破血管給藥,稱之為小手術并不為過。她告訴記者,靜脈輸液的不良反應包括造成一定創傷及并發癥、有不滅之微粒會進入人體、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機會、靜脈炎等。“雖然肉眼看不到它們,但微粒是靜脈注射液中難以100%消除的副產品。”陳健英告訴記者,微粒是引起慢性輸液不良反應如肉芽腫、肺栓死等的重要原因。
另外,輸液還有藥物配伍禁忌的不良反應。而現在中成藥的注射劑使用得非常多,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個因素。因為中成藥往往成分多,而不良反應也較多。據統計,2012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的嚴重報告中,中成藥例次數排名前20位的均為中藥注射劑。而且,兒童對輸液反應或藥物不良反應耐受性差,更易導致嚴重不良后果。
最嚴重的是,過度輸液的后果往往是抗生素的濫用,危害還包括毒副作用、過敏反應等,例如輸液青霉素、鏈霉泰都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抗菌藥物抑制或殺死敏感細菌后,不敏感細菌繼續生長繁殖,還會造成新的感染,治療困難,病死率高。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部分細菌耐藥性急劇增強,情況惡化會無藥可用。
2016年藥品不良反應中 靜脈注射給藥占59.7%
4月28日,國家發布2016年度《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按照藥品給藥途徑統計,2016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涉及的藥品給藥途徑分布中,靜脈注射給藥占59.7%、其他注射給藥(如:肌內注射、皮下注射等)占3.4%、口服給藥占33.7%。
按藥品看,2016年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占78.3%,口服制劑占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