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到2020年 四川將基本實現醫療服務智能化
機械臂先進行三維影像掃描,隨后,根據導航系統設計好的釘道,機械臂開始“手術”……近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患者張俊(化名)接受了胸椎和腰椎骨折內固定術,而為其做手術的則是一位“機器醫生”。
這是四川省人民醫院引進的“天璣”三代骨科機器人,是國際上唯一能開展脊柱全節段、骨盆及四肢手術的國產骨科機器人。與傳統骨折內固定術長達15厘米的切口不同,“天璣”操刀的患者術后腰背部只有4個1厘米左右的小孔,手術更精準、康復更快、疼痛更小。
“醫學智能行業蓬勃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醫學智能產業時代。”四川省衛計委副主任徐旭介紹,在醫用機器人領域,四川已經形成了以智能機器人為主要方向的科研、臨床和康復應用體系,走在我國醫學智能領域協同創新的前沿。
記者了解到,今年出臺的《四川省“十三五”人口健康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四川將基本實現醫療服務智能化。
正在成都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醫學智能大會暨“一帶一路”智能康復國際研討會上,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王大方指出,醫用機器人和智能化醫學是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將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這必將促進醫用機器人新興市場的成長。
據了解,2014年9月,四川省人民醫院成為西部地區第一家引進“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的醫院,目前該院“達芬奇”手術已經突破1000例,成為西部第一家突破千例的三甲醫院。
“與傳統開刀相比,‘達芬奇’出血少,更精準,患者恢復快,醫生也更輕松。”四川省人民醫院機器人微創中心主任王東說。
智能康復也是智能醫學的重要方面。17日,“一帶一路”智能康復產業聯盟也在成都成立。該聯盟目前包含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人民醫院、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單位,將通過在多地建立“一帶一路”智能康復中心輸出“中國制造”,為當地老百姓提供前沿的智能康復服務,引領智能康復行業發展。
“醫學智能亟待完善從產品端到應用端的標準體系,加快建立相關臨床應用規范,促進行業快速發展。”四川省康復醫院院長邵明說。
原標題:(四川:“機器醫生”精準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