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人民日報:大幅提高待遇,不要讓醫生吃苦又吃虧
“‘等我讀完醫,我就回來跟你結婚。’她聽完心里咯噔一下,她想,這大概是最委婉的訣別。”這是一篇在醫學生中廣為流傳的微小說。最近,網上有不少醫學生吐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抱怨周期長、待遇差、報酬低。
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我國醫生培養制度的一次革命。所謂“5+3+X”,即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2至4年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這一制度遵循了臨床醫生成長的規律,是國際醫學教育的普遍做法,也是打造標準化、同質化、高水平醫生的必由之路。但是,這也就意味著,假如一個人選擇學醫,需要忍受少則8年、多則12年的煎熬,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合格醫生。
醫生的成長周期如此漫長,是由醫學的特殊性決定的。生命無價,只有經過最嚴格訓練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生命的工程師”。以美國泌尿外科專科醫師培訓為例,醫師需要在醫學院校教育后,再接受6年的規范化培訓。美國醫生阿圖曾寫道:“為了當上一名醫生,你得經過不曉得多少年的準備,如同身處一條漫長而黑暗的隧道……終于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到達了隧道的終點,在那兒有人跟你握手,還給了你一份工作,你自然是激動不已。雖然隧道中的日子很難熬,但這一天終會來到。”可見,醫生注定是一個晚熟的職業。
也有網友說:“培訓制度與美國接軌,但是待遇咋向非洲看齊呢?窮了三年又三年,女朋友都會跑掉的。”這也許才是問題的關鍵。當前,規培生的待遇普遍偏低,問題不容回避。國家財政給予規培生每人每年3萬元的補助,其中包括臨床帶教老師的補助。有的地方財政和醫院再補助一點,數量有限,杯水車薪。總體來看,大多數規培生收入微薄,僅夠維持基本生活,有的甚至還要借債讀書。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很難承受如此高昂的求學成本。即便當了醫生,其收入也不可能大幅提高,短期內難以償還所欠債務或彌補機會成本。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學醫成了不折不扣的“賠本買賣”。
相比之下,美國學醫的周期更長、成本更高,但拔尖人才為什么都愿意上醫學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醫生是社會的高收入群體。一旦考上醫師執照,就意味著跨入中產階級行列,衣食無憂。在美國歷年的收入排行榜上,醫生都是名列前茅,有的甚至超過總統。因此,良好的待遇是吸引優秀人才學醫的關鍵。惟有大幅提高醫生待遇,讓醫學生看到美好的職業前景,他們才會心無旁騖地學習。即便學醫的費用很高,但如果畢業之后收入迅速增加,苦盡甘來,學醫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發達國家,醫生都是自由執業者。醫生之所以成為理所當然的高收入者,主要是基于其高技術、高風險、高責任的職業特點。然而,中國的大多數醫生屬于事業單位人,即便政府努力提高醫生的薪酬待遇,也會兼顧其他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很難有大幅度的提高。從長遠看,只有讓市場為稀缺資源定價,醫生的技術價值才能得到充分體現。眼下,必須加快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讓醫生從“單位人”變成“社會人”。當醫生實現自由流動時,市場自然就會按質付酬,實行優質優價。既然醫生經過了漫長而嚴苛的培訓,屬于社會的稀缺資源,其薪酬必然高于一般職業。
醫生是生命的守護神,也是社會的公共財富。給醫學生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給獻身醫學者一份體面的收入,體現著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如果毀掉一批醫學生的信心,未來幾代人將可能陷入有病無醫的困境。因此,請善待醫學生,莫讓醫學生吃苦又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