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非公醫療要“錯位發展 ” 訪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郝德明
萌芽于改革開放初期,社會資本進入我國醫療行業已經40余年。從早期承包科室、開設小診所,發展到如今民營醫院遍地開花、眾多優質民營醫院品牌樹立,同時相關政策出臺落地、行業協會建立完善,40余年來,我國社會辦醫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6月12日,國家衛健委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文件立足于社會辦醫的發展定位和方向,在鞏固和加強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進一步推出了鼓勵支持政策,給予了社會辦醫極大的鼓舞。
9月24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剛剛結束了兩場行業會議返回北京,接受了《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
郝德明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構成發生了三個階段的變化,非公立醫療機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從補充轉變為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下一階段,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要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與公立醫療機構實現差異化發展,共同聚力健康中國偉大戰略目標的實現。
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經營報》: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在何時開始萌芽?非公立醫療機構出現的背景是怎樣的?
郝德明: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主要階段。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莆田系為代表的社會資本開始進入醫療市場。在當時,民營醫療的形式主要是開設“老中醫”門診、性病門診等。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社會辦醫開始了第一次升級,通常以承包、托管公立醫院科室的方式取得執業資格。到了2000年左右迎來了第二次升級,社會資本開始獨立開辦醫院。
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出現基本是與國家改革開放同步開始的。隨著各行各業的深化改革、解放生產,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許多仍屬于單位人性質的醫生不滿足于行政化、編制化的管理,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開展診療服務,于是一批公立醫院的醫生走出體制,開辦診所、到民營醫院執業等。
另一方面,由于早期公立醫院存在部分服務差、病人看病難等問題,單純的公立醫院結構已經無法滿足百姓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需要社會資本的協助。可以說,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誕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必然產物,也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中國經營報》: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出現至今,其在國家醫療衛生系統中扮演的角色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郝德明: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構成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由單一的公立醫療機構組成;第二階段引入非公立醫療機構進行補充;第三階段非公立醫療機構成為了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
在早期,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是作為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充而出現。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非公立醫療機構在國家整個醫療衛生體系中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
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開頭就明確了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定位,即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不同人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并為全社會提供更多醫療服務供給的重要力量。這代表未來我們國家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將由政府和社會共同組成,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政府有作為,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市場有作為。
量變期待質變
《中國經營報》: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行業現狀如何?
郝德明: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推進下,我國社會辦醫迎來了大發展。目前,全國醫療機構大約有100萬家,其中非公立醫療機構已達52萬余家,全國占比52%,非公立醫院有21400多家,占比64%。
不過,在機構數量急劇增加的同時,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量僅占20%左右。社會辦醫的量變與質變的巨大差距,充分反映了社會辦醫還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前國家政策很好,但落實政策卻面臨一些困難。
目前,我國社會辦醫還沒有得到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尤其在醫保、科研、醫聯體建設等方面沒有做到一視同仁。相關政策、文件下達很多,但往往叫好不叫座,國家層面其實非常重視行業發展,但在基層地區卻難以落實。
據了解,全國有近80%非公立醫療機構沒被納入醫聯體,不進醫聯體,就意味著病人減少,病人減少則次年醫保核定額度減少,連滾三年則意味著醫院面臨關門。總之,醫聯體政策很好,但由于地方操作偏差和地方干部對社會辦醫的心理障礙,成了社會辦醫新的阻力。
樂觀的是,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量雖少,但增幅很大。2018年,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服務量同比增長約8.5%,公立醫療機構增長約4.5%。因此,從服務量增幅來看,我國社會辦醫還處在增長階段且勢頭強勁。
《中國經營報》:當前,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還面臨哪些挑戰?
郝德明: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問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缺乏行業協會組織的規范、引導和服務,以莆系醫療為典型的機構存在坑蒙拐騙等行為,導致行業污名化,造成政府不放心、社會不認可、百姓不滿意。現階段,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仍然存在很多短板,缺少科學化管理、學術科研、醫療技術、衛生人才、品牌建設和執行保障。
此外,行業目前社會信用度整體不高,坑蒙拐騙不少、服務能力不強,這都是社會辦醫轉型期的問題。不過,這是發展中的問題,是可以改變的,通過進一步深化醫改是可以解決的。
對于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來說,充實人才梯隊、推動學科建設也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非公立醫院面臨人才緊缺的現狀,但要靠自己培養、造血。有了人才、技術、管理,醫院就能向前發展。同時要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規范醫保流程,合理應用、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收費。
差異化發展
《中國經營報》:現階段,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存在哪些定位上的差異?
郝德明:醫療健康服務分為三個階段,即院前、院中、院后。過去我們國家將人力、財力、物力都集中投入到了院中醫療服務,而忽視了院前的疾病預防、養生保健和健康管理,同時也忽視了院后的康復管理、醫養結合、安寧療護等服務。而這些正是公立醫療機構無力顧及的服務盲區,這也給非公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健康中國戰略提出要大力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落實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希望老百姓不得病、少生病、無疾而終,這就是健康管理的理念。因此,社會辦醫的定位差異要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理念相結合,同樣把以治病為中心轉移為以健康管理為中心,覆蓋人類生命周期的全過程。
體制決定機制。由于非公立醫療機構是社會資本化,相比于公立醫療機構,運營更加靈活,可以購買最先進的設備、可以把服務做到極致,這都是非公立醫療機構開展院前、院后服務的優勢。
《中國經營報》:下一階段,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改革方向是什么?
郝德明:由于非公立醫療機構所承擔的對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角度不同、責任不同、任務不同,非公立醫院未來對市場、對社會需求要發生重大變化,因此需要改變經營方式,主要的改革方向包括連鎖化、階段化、規模化和高端化。
此外,社會辦醫只有盡快建立行業標準,才能實現同質化管理、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管理水平。由于醫生和患者是強勢和弱勢的關系,雙方醫療服務信息不對稱,因此醫生必須要講信用。
為了提升非公立醫療衛生行業社會信用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加快非公立醫療機構品牌建設,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研究制定了“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社會信用等級評價管理辦法及其標準”,以及“醫療服務能力星級評價辦法及其標準”,即“雙評”標準。自2016年以來,協會在全國9省(市)60余家醫院和7家門診部、診所會員單位開展信用與能力評價試點工作,社會反響良好。
通過國家行業協會的“雙評”,取得星級醫院品牌后,一些醫療機構也發生了改變:一是門診量得到了普遍提高;二是來聯系多點執業公立的醫生多了,促進了人才流動;三是院內離職跳槽的少了,隊伍的凝聚力增加了,團隊更穩定了。